2023-01-15 14:16:42 来源: 小布点娱乐
过去用于喂马,如今成了高档野菜,腌制口感一绝,上海人最爱
(资料图)
在古代封建时期,养马就跟牛羊一样非常普及,有作为战马,有作为家庭交通工具。直到近代以来各种便利快捷的现代化、科技化交通工具出现,马还有骡子、驴等才逐渐被替代,养殖的人逐渐减少。随时间流逝,这些牲畜将慢慢从我们生活中消失。如今养马的仅在内蒙古、新疆等地较为多见。
随着马、驴、骡子逐渐退出我们的生活舞台,当年那些喂马的饲料也逐渐被人们所淡忘。在我们生活中,很多曾经用于喂马的野草,因本身营养价值丰富,如今完美转变成了我们日常食用的高档野菜,但是却少有人知晓呢。
大家好,这里是“农看农”,每天分享农村新鲜事,探讨农村养殖/种植新项目,今天我们的主题是过去用于喂马,如今成了高档野菜,腌制口感一绝,上海人最爱。
如今在上海人餐桌上就有一道“草头”的菜园时蔬,它曾经就是用于喂马的饲料。草头只是上海人对金花菜的叫法,在现在我们叫它金花菜,而在古代人们叫它苜蓿。在明代史料《投梭记.叙饮》记载:“二兄,这是苜蓿具,恐不堪下箸。”,意思是说两位兄弟吃苜蓿这种下等菜,怕是吃不下吧。
在封建时期乃是更早的古代社会,苜蓿在人们心中绝对只是喂牲畜的野草,也是低等人的下饭菜,常用于形容卑微、贫穷。在作饲料领域,苜蓿有着“牧草之王”的美誉,自公元前5百年,那时起就有波斯人用苜蓿喂马和喂骆驼,后来传入我国之后也被人们沿袭了用苜蓿喂马的习惯。
直到北宋时期,《本草衍义》说苜蓿盛产于陕西,用以饲马牛,人亦有食之者,但不宜多吃。那时开始苜蓿才从喂马的野草逐渐转变成为穷人的救命粮。自此之后的几个朝代,苜蓿一直扮演着救荒粮、救命粮的角色,并且被农民开始推广种植。到了清朝时期,苜蓿已被国内绝大多数农民种植,几乎是家家户户都有。在乾隆时期河南《汲县志》就有相关记载,“苜蓿每家种二三亩”。
然而到现在,这苜蓿仅从名字上发生了转变,人们普遍叫它金花菜,而在上海更是流行于民间的草头。从现在草头在上海民间的食用情况来看,它完全是一道高档时蔬,在这春季的节气里,家家户户基本都有种植,各大高档饭店均以它为主要时蔬。其中在上海地区,最流行的一道菜是“生煸草头”,当地的特色佳肴。在上海周边地区,金花菜以炒食为主,也有拿它做饺子馅、腌制等吃法。
非常值得一提的是,在苏州及杭州地区,他们对金花菜吃法跟上海人又有非常大不同。在苏州、江苏,金花菜主要用于腌制制作腌菜。春季时采摘鲜嫩金花菜嫩苗,然后将其以制作咸菜方式腌制,俗称“腌金花菜”,其口感不亚于普通咸菜,堪称一绝,是早点稀饭佳品。而对于金花菜的感情,那还是当属上海人最爱了。
目前人们食用金花菜的来源有两个,一个是自家种植或者市场购买,一个是野生采摘。其中的野生采摘备受大众青睐,价格也比较高,让人吃了更放心。不知各位网友是否吃过金花菜呢?你们对这喂马的野草发展成如今高档野菜,你们怎么看呢?
以上仅是个人看法,仅供参考!欢迎留言多说说你们的看法!图片来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!